羅睺羅也是佛陀的親生兒子。佛陀二十九歲那年出家,羅睺羅生的時候,佛陀是二十五歲,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,曾經回到迦毘羅衛祖國,為父親淨飯王說法,推算起來羅睺羅在佛陀回國那年,應該是十五歲左右的年齡,正是對人生充滿了憧憬、理想和抱負的青少年時代。他看到自己的父親是一位修行者,成就了聖人、聖者,那有不歡喜、不崇拜的道理呢?
於是他天天跟隨著佛陀寸步不離,佛陀一方面看這一個孩子,將來成為國家的領導者,國家的治國者,總是不太妥當,再則為了要度化他,於是就問他:「你要不要出家?」羅睺羅滿心歡喜的答應了,於是佛陀就要舍利弗收羅睺羅為徒弟,讓目犍連為他剃頭,佛陀親自跟他談沙彌十戒,為他說沙彌十戒,這就是僧團當中最早沙彌的來源,沙彌的開始。
羅睺羅由於生長在王宮裡又很聰明,所以有一些驕縱的習氣改不掉,佛陀自己不收他為徒弟是有道理的,中間隔著一層,在教育上才能夠充份發揮約束和教化的功效。十幾歲的羅睺羅天真未泯,生活在成人修行的環境裡,難免有一點不搭調,有時赤子之心興起來會捉弄修行人,好比有行者從老遠地方來參訪佛陀,問他佛陀在什麼地方?他並不直接告訴人家,卻叫人家再奔波到另一個老遠的地方去,在佛門裡面這種戲弄人是非常不莊重的,佛門裡面在根本戒上有一條說不可妄語,妄語會造成別人的瞋恨心和傷害,所以佛陀讚賞的是真語、如語、實語,唯有如此才能夠使結果圓滿。
另外,如果你有很大的智慧,也可以做一種方便妄語,不過這種方便妄語不能夠隨便用,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,特別的情況之下才能夠使用;我們一般說善意的謊言,可以用在幫助別人度過難關,完成饒益的時候那才可以用,但是絕對不是用在利於自己,而是以防對別人造成傷害。所以學佛的人,我們要搞清楚所謂的善巧方便,指的是饒益別人而不是方便自己,因為佛法它根本的精神,就是在無我的喜捨所完成的一種功德饒益,如果跟這個精神背道而馳,那「楞嚴經」裡有一句話說: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。」自作自受,所承受的那是輪迴的苦果報應了。
羅睺羅因為年紀輕,是僧團裡面第一個出家的沙彌,剛剛出家在修行上還沒有下多少功夫,所以早期的時候,他的人緣也不太好。有一次回來晚了,他住的房子被人家佔用了,他沒地方住,不得已只好到廁所裡躲避去過夜,因為夏天蛇多到處出沒,佛陀怕他受到傷害,於是把他叫到房間裡面去住,為了這件事情佛陀還特別為比丘制定規約,以後沙彌可以在比丘房間裡面住兩晚,因為沙彌他們是沒有受過大戒的,不懂得規矩法則,而比丘是受過大戒的,所以怕沙彌攪亂了比丘的修行生活,才作了這樣的規定。
羅睺羅漸漸成長,畢竟他是佛陀的親生兒子,稟賦不凡,也很容易和佛陀精神相應,佛陀常常利用機會教育讓他能悟道理。有一次佛讓羅睺羅端一盆洗腳水來,洗完之後把水倒了,盆子是底朝上覆蓋著,這時佛陀就要羅睺羅往盆裡注水,當然沒辦法,佛陀就告訴他,如果我們悖逆常情不順事理,那即使再好的善法資糧,也沒辦法注入我們心田,成為智慧,簡簡單單的羅睺羅就懂了。
熏習久了,他漸漸能夠掌握佛陀精神核心,在道上非常用功,青少年時候一些不懂得人情世故的習氣,已經一掃而空,真正脫胎換骨完成了戒行莊嚴的一位行者。
佛陀稱讚他,說他是密行第一的行者;密行第一的行者,他是祕密的行使、祕密行修,顯現出來是有修養的一位行者,可見他真正做到了心境上的修養。
~摘于千佛山传讯
嗨, 我是俊恩, 这个故事然我领悟到了许多东西, 例如:说谎言有分好坏, 智慧好不一定是最厉害的, 还有很多很多, 谢谢提供我们这个那么好的故事, thk ^__^
回复删除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时间性有问题,佛陀是在耶输陀罗生了罗候罗才出家的。怎能说是佛陀十九歲那年出家,羅睺羅生的時候,佛陀是二十五歲呢?
回复删除你好,我想你看错了。
删除俊恩:真高兴,你获益良多呢~ 好好学习哦!加油~!祝福你..
回复删除是的,时间性有点问题,我也没注意到...对不起了,确定佛陀出家的时候是29歲。然而,羅睺羅出生的時候,佛陀是二十五歲... 谢谢您的提醒,感恩~